陶瓷是中華文明的符號,數(shù)千年來在華夏文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千年的陶瓷史上,古代的制瓷人一直被稱之為工匠,這是因為古代的制瓷人多是技藝上的高超,而不具備能總結科學理論的素養(yǎng),因此只能稱之為匠人。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人們對科學理論知識的重視,出現(xiàn)了許多學術上有著相當高度的藝術家,但長期從事學術研究和教學等工作,這些藝術家在制瓷技藝上卻不能有更多提高。同時,還有一部分陶瓷藝術家是長期從事陶瓷創(chuàng)作,在技藝上爐火純青,但又在理論上比較缺乏,這就造成了學術和創(chuàng)作型兩種藝術家涇渭分明的狀況。因此,中國陶瓷幾千年的歷史中,極其缺少在學術和創(chuàng)作上都有著很高水平的陶瓷藝術家。
而如果要在中國陶瓷史上列一張兼具深厚學術素養(yǎng)與高超技藝的陶瓷藝術家的名單,有一個人的名字一定排在前面,他就是李硯祖教授。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硯祖教授
在學術上,李硯祖教授是一位名貫四海的學者,他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是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江西省政府特聘井岡學者,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特聘教授,景德鎮(zhèn)當代粉古彩研究院院長。同時,他還是南京藝術學院、陜西師范大學、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廈門大學、揚州大學、浙江工業(yè)大學等十余所院校兼職或客座教授。
李硯祖教授長期從事藝術歷史及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為我國設計藝術和工藝美術學科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其出版了《工藝美術概論》、《創(chuàng)造精致》、《裝飾之道》、《工藝美術欣賞》、《造物之美》、《藝術設計概論》、《中國工藝美術學研究》等二十余部著作,多次舉辦個人藝術作品展,作品大量被國內外專業(yè)機構收藏。同時,在《文藝研究》《裝飾》《美術與設計》《設計藝術》《中國陶瓷》《新美術》等刊物發(fā)表大量學術論文及作品。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硯祖教授進行陶瓷創(chuàng)作
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李硯祖教授突破千年窯變色彩單一的局限,創(chuàng)造出色彩繽紛的“萬千窯變“,其“窯變山水”瓷將對中國山水潑墨潑彩技法的領悟在高溫窯變下另類展現(xiàn),是在其深厚美術功底與“集眾家所長”造詣結合下的產(chǎn)物,是歷史的巧合與使命的注定所得。李硯祖的“窯變山水”作品畫面效果極其具有藝術震撼力,達到了前人所未能達到的藝術高度。其將群山之層林盡染、江河之寧靜空靈,將山石之肌理縱橫、水景之幽暗明綠皆展現(xiàn)的意境悠遠、意象萬千。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硯祖教授窯變藝術瓷——窯變山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硯祖教授窯變藝術瓷——窯變花鳥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硯祖教授窯變藝術瓷——窯變人物瓷
李硯祖教授是中國當代陶瓷藝術理論的創(chuàng)新者,是當代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實踐的突破者,是集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陶瓷藝術教育、陶瓷藝術史論研究于一身的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學者型陶瓷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