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游藝堂釉下五彩陶瓷藝術館開館,鎮(zhèn)館之寶“迎春十七頭”亮相
尹維穎
6月16日,游藝堂釉下五彩陶瓷藝術館新館開館并舉行了鑒賞沙龍,該藝術館匯聚了百名大師陶瓷藝術精品,展現(xiàn)了藝術大師獨特的個人魅力與藝術才華。記者了解到,該店最引人注目的鎮(zhèn)店之寶是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70年代的“毛瓷”——“迎春十七頭”茶具,據(jù)該店張純經理透露,這套茶具估價達1000萬元。另外,該店還展出幾十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與陶瓷藝術大師的作品,是華南地區(qū)最大的醴陵窯釉下五彩藝術館。
晶報記者 尹維穎/文 高雷/圖
陶瓷遇見漢服
6月16日下午,32℃的高溫下,位于坂田手造文化街的游藝堂釉下五彩陶瓷藝術館內,沉浸在一片寧靜清涼別具古典范的氣氛當中。高山流水般的古箏音樂,穿著漢服的模特光著腳丫,輕盈地行走在不同風格工藝大師的瓷器作品之間,讓觀者瞬間為漢服與瓷器的精妙遇見而驚嘆不已。據(jù)介紹,在1200平方米的展廳內,展示的釉下五彩藝術瓷,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大師代表作,這些館藏藝術品涵蓋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學院教授、國家一級畫師、知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等各種釉下五彩精品代表作,是華南地區(qū)最大的醴陵窯釉下五彩藝術館。
張純介紹,與游藝堂合作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包括鄧文科、熊聲貴、陳揚龍、王堅義、宋定國等,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包括丁華漢、李人中等,國家一級畫師包括宗華、湯清海等,省工藝美術大師包括巫建平、熊暉、溫富林、楊谷貽、張小蘭,等等,這些響當當?shù)奶沾伤囆g家的作品,都在該店有所展示。
“毛瓷”存世稀少
游藝堂的鎮(zhèn)店之寶,是毛瓷“迎春十七頭”茶具,擺放在大廳正面的展示臺上,分外引人注目。據(jù)張純介紹,這套毛瓷茶具如此名貴,不僅因為它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鄧文科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70年代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其材料用的是大球泥料,這種原材料全球只有兩處,一個是英國,一個是中國湖南洪江,但現(xiàn)在這種泥質已經枯竭了。同時,該藏品的原配方已經不可復制,且設計、繪制毛瓷的都是當時最頂尖的人才,這些在當下已無法復制了。
那么,我們再說回“毛瓷”。“毛瓷”是毛澤東主席專用瓷的簡稱,廣義的毛瓷指的是建國后毛澤東使用過的所有日用瓷器,狹義的毛瓷,僅指上世紀70年代湖南醴陵及江西景德鎮(zhèn)為毛澤東特制的生活用薄胎瓷,這些作品代表了20世紀制瓷史上的最高水準。毛澤東在北京中南海使用過的日用瓷器得以保存下來的只有379件,1990年移交韶山毛澤東遺物館收藏。毛瓷制瓷的泥料選用了早已絕跡的洪江優(yōu)質大球泥,采用三次低溫素燒、兩次1380℃高溫燒成,打破了歷史上瓷器底足不施釉的制作工藝。醴陵特制的“毛瓷”存世特別稀少,且以官藏為主。醴陵“毛瓷”絕大部分收藏于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中南海豐澤園、武漢東湖毛澤東舊居紀念館和湖南省文物商店紅色官窯珍藏館等處,流落于民間的不足400件,彌足珍貴。
齊白石瓷盤成亮點
在游藝堂釉下五彩陶瓷藝術館內,另一個讓人關注的是用我國20世紀著名的書畫大師和書法篆刻巨匠齊白石先生的原畫做成的藝術衍生品,這些齊白石畫作與骨質瓷釉中彩燒制技術精妙組合,別具藝術美感,成為高雅的藝術新商品與收藏品。今年剛好是齊白石先生誕辰150周年,這些陶瓷藝術品正是對這位大師的致敬之作。
眾所周知,生于湖南湘潭的齊白石是二十世紀十大畫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他曾任北京國立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北京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等職。曾被授予“中國人民藝術家”的稱號、榮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金獎。代表作品有《花卉草蟲十二開冊頁》,《白石草衣金石刻畫》等。2011年5月22日,他的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lián)》被拍出4.255億元人民幣的天價。在香港和紐約市場,每年固定拍賣齊白石作品,他是作品被拍賣最多的現(xiàn)代畫家。而骨質瓷是產生于英國的一種高檔瓷器,也是目前唯一世界上公認的高檔瓷種,骨質瓷長期以來一直是各國貴族用瓷,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因其“薄如紙,透如鏡,聲如馨,白如玉”而著稱。瓷質細膩通透,釉面潤澤光亮,多姿多彩,成就了骨質瓷華貴的品質和藝術的價值。 “游藝堂”藝術館將齊白石的不朽名作與骨質瓷完美結合,使其不僅是件日用品、裝飾品,更是給它們賦予了藝術的生命力,從此之后,齊白石的畫作《飼雞圖》、《雛雞圖》、《白菜鵪鶉》、《紅梅》等等,均可以在游藝堂釉下五彩陶瓷藝術館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