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嬌貴的瓷器,虧本賣不動
3月13日下午,筆者在赤坎嘉信茂廣場的瓷器檔看到,從江西景德鎮(zhèn)來的陶瓷商人聚在檔口里閑聊、打撲克。偶爾有市民從這些陶瓷前穿過,并沒有購買的欲望。如此精美嬌貴的瓷器,價值不菲的精美青花王陶瓷,不要說打五折,就連打一折,也偶有人看,成交甚少。

港城市民在購買陶瓷花瓶

價值上1500多元的景德鎮(zhèn)磨砂瓷器,商家給作者打0.5折
據(jù)了解,今年元月16日農(nóng)歷臘月初二,這批人從江西來到湛江,希望趁春節(jié)黃金銷售時期,能賣個好價,多賺幾個錢早日回家過一個歡樂年。然而,春節(jié)到了,比他們還遲半個月設攤賣年花和賣年貨的檔口撤去了,他們的生意還是很淡。抱著看看過年元宵能否好點的心理,他們繼續(xù)堅守。壓抑著思鄉(xiāng)之情,面對賣不動的陶瓷,他們背井離鄉(xiāng)在湛江頂著多變的氣候風餐露宿,烈日、細雨、嚴寒、潮濕天氣下,飽含辛酸過大年、度元宵。

盡管到嘉信茂廣場商場的人流要從他們攤位路過,但也很少顧客問津

商家極力在向顧客推薦他們銷售的陶瓷花瓶
在一姓張的夫妻擋口,看到一個標價為1500元,自認為值得400元以上的精美磨砂陶瓷工藝品,便奢侈地淘出80元幫襯了他們,沒有想到這位老板還是開心地笑了,“能賣一塊算一塊,虧本也無可奈何”,并小心翼翼地打包裝起來,幫忙送到車位前。在交易時,老實憨厚的張老板打開了話匣子。春節(jié)前夕,他們由一位姓萬的老板出面聯(lián)系,46個工作人員在這設立了26個臨時陶瓷展攤,每一個展攤交2800元。本來指望過年時賣個好價錢,但春節(jié)過了架上還是滿滿的貨。春節(jié)7天又遇到了嚴寒的氣候,街道市民少了許多,很少有人來看瓷器。

商家簡陋的餐食,不好意思面對鏡頭

在這里擺賣了三個月,但架上還是滿滿的花瓶陶瓷貨品
張老板還說,在老家江西景德鎮(zhèn)有很多像他們長年在全國各地賣瓷器的人。這些年來都是風里來雨里去,生意難做,冬天往南走,夏天往北走,碾轉(zhuǎn)到過了遼寧、天津、山東、河北等省市。小孩都是在家老人帶著。為了節(jié)約成本,風餐露宿擺賣陶瓷是家常便飯,晚上就派人睡在檔口,還在附近租一間廉價房子做飯和沖涼。如今春節(jié),元宵節(jié)都過去那么久了,展銷的租位也早已到期又超期,但陶瓷是易碎品,單是拆架和包裝,都要耗費不少人工,還有價格不菲的運輸費及承擔破碎損耗的風險,F(xiàn)在陶瓷銷售期是淡季,運輸困難,賣不動了都不知如何是好,現(xiàn)在只能甩一件算一件,守多一天算一天啦,真是留也難,走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