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用申請破產保護后不久,對外公布了計劃向四川的一家民營企業(yè)騰中重工出售悍馬(hummer)品牌的消息。據(jù)了解,悍馬在美國是一個小眾品牌,但因其第一代產品型號轉產自美國陸軍裝備用車,使其成為一個很特殊的美國汽車品牌。事實上,在美國以外,悍馬的市場很有限,而且因這一品牌的龐大、耗油等特性,歐洲的汽車商對購買悍馬并沒有興趣。如今,以耗油量高聞名的悍馬已經成為通用汽車產品研發(fā)策略錯誤的象征,而通用對悍馬的并購則成為分析通用破產原因的典型案例。
以上這段文字我們不必太過于注意“悍馬”,或“白馬”還是“黑馬”。只要留意“因這一品牌龐大,耗油等特征,歐洲的汽車商對購買悍馬并沒有興趣”。“耗油量高聞名的悍馬已經成為通用汽車產品研發(fā)策略錯誤的象征。”在這里有一個關鍵詞就是“耗油”(即耗能),同樣作為高耗能的陶瓷行業(yè),一直被冠以耗能產業(yè)的帽子,筆者在這里也淺析一下同樣是 “耗能大戶”的陶瓷行業(yè) 。
在本月初的中國際陶瓷工業(yè)展上,我們不難看到,誠信、中信、寶麗西這類做原礦深加工的企業(yè),其國外的客戶最為“堅挺”。據(jù)了解,在歐美許多發(fā)達國家,一般都會對自己國家的不可再生資源限制或完全禁止開發(fā)。這也就決定了歐洲陶瓷強國的產量,一般都不會太大,這也直接決定了陶瓷產量主要集中在中國以及陶瓷新興崛起的印度、越南等國家。
同樣,有經驗的股票操盤手在資本市場選擇股票時,高耗能的產業(yè)一般也都以“投機”的心態(tài)來操盤,因為諸如陶瓷行業(yè)這類高耗能的產業(yè)不但要接受市場的競爭,同樣,隨時也要面臨政府這雙“有形手”的打壓。所以,買進陶瓷行業(yè)的股票,一定要有“見風使舵”的本領,見好就收,不可長期持有,否則往往會落個幫人家“抬轎子”被“套牢”的命運。
如“悍馬”一般耗能的陶瓷行業(yè),騎在“悍馬(hummer)”的背上,那么會讓人想起“馬不知”還是“馬不支”?也就是當我們揣摩陶瓷產業(yè)這面旗幟到底能扛多久時?也許“只爭朝夕”才是我們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