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進入轎車行業(yè)的吉利汽車,被譽為中國汽車界的一匹黑馬,開創(chuàng)了民營企業(yè)造轎車的先河。說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是車界“狂人”,沒有人會搖頭。而也正是這個狂人,在2005年9月13日,讓中國的民族汽車工業(yè)第一次光明正大的站在了世界五大汽車展之一的德國法蘭克福車展舞臺上,李書福那條自造的“中國龍”,終于開始在國際舞臺上登場亮相了。
像賣打火機一樣賣汽車
2005年對吉利汽車而言,除了是其國際化順利進展的一年外,更是其國內外收獲的一年。由于參加了法蘭克福國際車展,在一些海外汽車媒體眼中,“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代名詞已經從紅旗變成了吉利。吉利帶著5款新車在德國的露面,不僅獲得了3000輛吉利旗艦車型的訂單,還得到了向歐洲市場海上運送300個集裝箱汽車的機會。
自造車以來,浙江草根商人李書福就一直希望能夠“像溫州人賣打火機一樣”,把吉利賣到全世界去。“在未來,三分之二的吉利汽車將出口海外。”這是李書福的夢想?梢哉f,花2000萬去法蘭克福參展,對于李書福來說,并非僅僅是一次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亮相的機會,而是把吉利推向國際市場的一個跳板。
為了搭建這個跳板,李書福帶領著吉利國際化,已經辛辛苦苦地耕耘了近10年。
1997年,李書福義無反顧地進入汽車行業(yè),堅定不移地扛起了“民族自主品牌”和“自主研發(fā)創(chuàng)新”兩面大旗。
到目前為止,吉利先后開發(fā)出豪情、美日、優(yōu)力歐、美人豹、華普、自由艦等系列車型,為40萬中國消費者圓了汽車夢,并將轎車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出口海外三分之二”這一國際化發(fā)展戰(zhàn)略是吉利希望在2015年實現(xiàn)的目標,屆時,吉利的產量將達到200萬輛,其中140萬輛出口或在海外生產。
而在總結吉利汽車所以能進入世界頂級車展時,李書福歸納為四點:一是自主品牌;二是成功進入國際市場;三是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擁有自主研發(fā)能力;四是最關鍵的—吉利擁有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無論其他人對我們有什么樣的意見和批評,從公關策劃上來講,我們都是成功的!”吉利集團新聞公關部發(fā)言人張小東從法蘭克福歸來后,非常自豪地對告訴記者說,在德國,德國電視一臺、二臺、德國之聲,以及德國的重要平面媒體都報道了吉利的德國之行;在國內,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的主流媒體也都進行了報道,吉利要的就是海外認知度。“很明顯,我們做到了。”
來自吉利的統(tǒng)計顯示,車展期間到吉利展臺參觀者達到50多萬人次,媒體2000多家,來訪客戶500多個,來自100多個國家,意向定單10萬余臺,成為此次汽車盛宴的大贏家。
從“模仿奔馳”開始自我研發(fā)
去過吉利在寧波、上海、臺州和臨海等生產基地的參觀者們,一定會看到那一個個全新的現(xiàn)代化轎車總裝廠,沖壓線、焊接線、涂裝線、總裝線,絲毫不比跨國公司在中國國內的工廠遜色。
一般來講,國內企業(yè)搞自主模式大概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邊干邊搞;一種是局部關鍵技術比如在發(fā)動機技術上搞突破,最終帶動整車;還有一種是進行全面體系設計,將汽車分成幾大模塊,統(tǒng)一設計、全面投資。
條條大路通羅馬,無論是國內地方性的汽車企業(yè)還是大的汽車集團,都在嘗試和摸索一條適合自己的自主研發(fā)之路。而吉利就從邊干邊搞發(fā)展到了全面體系設計。
8年前,吉利剛進入汽車行業(yè)時,沒有造車經驗的李書福買回一輛奔馳,分分拆拆“造”出自己的“奔馳”。誰知一上路嚇壞了交警,人們嘲笑他是“瘋子”。后來他拿到“準生證”宣告要造3萬元的車給老百姓時,人們依然嘲笑他是“瘋子”。然而,嘲笑與困境沒有讓這位浙江漢子退縮,他義無反顧地走上自主品牌和自主創(chuàng)新之路。
1998年8月8日,第一輛吉利“豪情”在浙江臨海下線。這款“豪情”兩廂車的第一位設計是鈑金工,因為豪情樣車完全是手工敲出來的,而且完全是模仿夏利造出來的,發(fā)動機也是采用的夏利配套發(fā)動機。就是這輛鈑金工敲出的“豪情”,居然通過了國家強制性安全檢查。但李書福并沒有閉門造車,排斥與世界專業(yè)技術公司的合作。在保持民族自主品牌的前提下,吉利先后與韓國大宇、意大利汽車項目集團、德國呂克公司等國際汽車公司開展聯(lián)合開發(fā)設計,確保吉利的研發(fā)水平在未來國內外競爭中始終處于優(yōu)勢地位。
在2001年12月26日,國家經貿委發(fā)布了第七批車輛生產企業(yè)及產品《公告》,吉利集團生產的輕型客車HQ6360、MR6370和三廂式轎車MR7130又名列其中,真正實現(xiàn)了從生產兩廂輕型客車到生產三廂轎車的跨越。這標志著民營企業(yè)成為中國汽車制造業(yè)的正規(guī)軍,吉利也成為迄今為止中國惟一一家獲得轎車生產資格的民營企業(yè)。
進入汽車行業(yè)8年以來,吉利在知識創(chuàng)新和技術創(chuàng)新上獲得了7項發(fā)明專利、30項新型實用專利、37項外觀專利,應用了53項四新技術,獲得了13項科技成果,為我國汽車自主品牌的創(chuàng)建闖出了一條道路。吉利的自主研發(fā)能力和整車生產能力在國內汽車行業(yè)也首屈一指,成為我國經濟型轎車的主力品牌,并初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具有國際水平的技術開發(fā)平臺。
今天,李書福這位“中國民營造車第一人”,在《福布斯》2005富豪榜上的個人財富也已從去年的2.18億美元增長到2.25億美元。